首页 > 院部设置 > 财经学院 >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首页 > 院部设置 > 财经学院 > 学生活动

祭扫濮塘烈士陵园,重温红色历史,传承英烈精神

  2024-09-24 09:00:00    

  一、导语

  2024年7月1日,来自皖江工学院的社会实践团队“红色足迹”探访团,一行数十人,抵达安徽省马鞍山市濮塘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旨在弘扬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正值建党纪念日之际,团队成员们怀着崇敬之情,走进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探寻并传承那些不朽的革命精神。

  二、濮塘烈士陵园的庄严与敬意

  濮塘烈士陵园,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以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了无数探访者的前来祭扫。陵园始建于1976年,主要纪念在渡江战役中英勇牺牲的39位无名烈士,他们的故事和牺牲精神,如同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

  三、历史的回响与英烈的荣光

  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们首先回顾了渡江战役的历史。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发起渡江战役,仅42天便歼灭了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等大城市,为新中国的诞生铺平了道路。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前赴后继,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英雄赞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成员们还深入了解了当地英雄刘一鸿烈士的英勇事迹。刘一鸿,濮塘落星村人,早年投身革命,加入新四军并光荣入党。他戎马一生,参加大小战斗三十余次,屡建奇功。1943年5月,在试炮中不幸牺牲,年仅37岁。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留下的精神遗产却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

  四、缅怀与传承,共筑精神家园

  在陵园内,实践团队成员们参观了新四军濮塘作战指挥部纪念馆,每走至一处烈士墓碑前,都自觉停下脚步,为先烈们献上鲜花,以表达我们深沉的敬意和哀思。通过本次对濮塘烈士陵园参观,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共和国革命先烈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伟大精神,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决心。

  五、英烈精神的时代回响

  对于实践团队成员而言,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他们纷纷表示,要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队伍中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六、结语

  在夕阳的余晖中,实践团队成员们缓缓走出濮塘烈士陵园的大门,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而坚定。大家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纷纷回望这片被历史深深烙印的土地,眼中闪烁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每一座墓碑,每一块纪念碑,都仿佛在高唱着那些英勇无畏、为国捐躯的赞歌,让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洗礼。

  在这片充满历史记忆的土地上,实践团队成员们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他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那些英勇的身影、坚定的信念、无畏的精神,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亮着华夏儿女前行的道路。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实践团队成员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任。他们纷纷表示,将把在濮塘烈士陵园学到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服务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他们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革命先烈的遗志。

  同时,大家也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自己更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去。他们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在告别濮塘烈士陵园之际,实践团队成员们的心中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他们知道,这段历史、这些精神将永远激励着自己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革命先烈的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祭扫濮塘烈士陵园,重温红色历史,传承英烈精神

  2024-09-24 09:00:00

  一、导语

  2024年7月1日,来自皖江工学院的社会实践团队“红色足迹”探访团,一行数十人,抵达安徽省马鞍山市濮塘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旨在弘扬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正值建党纪念日之际,团队成员们怀着崇敬之情,走进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探寻并传承那些不朽的革命精神。

  二、濮塘烈士陵园的庄严与敬意

  濮塘烈士陵园,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以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了无数探访者的前来祭扫。陵园始建于1976年,主要纪念在渡江战役中英勇牺牲的39位无名烈士,他们的故事和牺牲精神,如同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

  三、历史的回响与英烈的荣光

  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们首先回顾了渡江战役的历史。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发起渡江战役,仅42天便歼灭了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等大城市,为新中国的诞生铺平了道路。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前赴后继,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英雄赞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成员们还深入了解了当地英雄刘一鸿烈士的英勇事迹。刘一鸿,濮塘落星村人,早年投身革命,加入新四军并光荣入党。他戎马一生,参加大小战斗三十余次,屡建奇功。1943年5月,在试炮中不幸牺牲,年仅37岁。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留下的精神遗产却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

  四、缅怀与传承,共筑精神家园

  在陵园内,实践团队成员们参观了新四军濮塘作战指挥部纪念馆,每走至一处烈士墓碑前,都自觉停下脚步,为先烈们献上鲜花,以表达我们深沉的敬意和哀思。通过本次对濮塘烈士陵园参观,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共和国革命先烈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伟大精神,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决心。

  五、英烈精神的时代回响

  对于实践团队成员而言,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他们纷纷表示,要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队伍中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六、结语

  在夕阳的余晖中,实践团队成员们缓缓走出濮塘烈士陵园的大门,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而坚定。大家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纷纷回望这片被历史深深烙印的土地,眼中闪烁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每一座墓碑,每一块纪念碑,都仿佛在高唱着那些英勇无畏、为国捐躯的赞歌,让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洗礼。

  在这片充满历史记忆的土地上,实践团队成员们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他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那些英勇的身影、坚定的信念、无畏的精神,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亮着华夏儿女前行的道路。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实践团队成员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任。他们纷纷表示,将把在濮塘烈士陵园学到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服务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他们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革命先烈的遗志。

  同时,大家也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自己更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去。他们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在告别濮塘烈士陵园之际,实践团队成员们的心中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他们知道,这段历史、这些精神将永远激励着自己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革命先烈的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QQ公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