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解读(八)
2022-04-20 15:54:50
6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二级指标:学风建设;指导与服务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为了体现人本教育理念,考虑到新建本科高校的生源特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突出了学风建设,强化了对学生的服务与指导。
6.1学风建设
主要观测点:政策与措施;学习氛围;校园文化活动
6.1.1政策与措施
基本要求: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活动。
评估中心解读:学校要有加强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规章制度与具体措施,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有组织保证和经费支持。行之有效是指通过审阅材料和实地考察,证明多数学生学习主动,勤奋进取。
专家解读:学校要制定政策、采取措施规范学生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生活,树立良好的学风。学生要以学为主,勤奋刻苦。学校要大力开展学风建设活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李志宏解读: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如何调动的?这是检验政策与措施的主要依据。(注:李志宏,教育部评估专家、原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
6.1.2学习氛围
基本要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主动、奋发向上,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考纪良好。
评估中心解读: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措施,提供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感染,熏陶,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勤奋学习,诚实守信,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专家解读:学习氛围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习氛围是一种无形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学校的学习氛围主要体现在:(1)校园氛围。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2)学生管理。完整的管理体系,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日常管理;(3)教育载体。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课外实践等;(4)形象表现。氛围的营造可以是对校园文化建设效果的直观感受,也可以是从考察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和良好的考风考纪中体现出来。
判断是否达到“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考纪良好”的标准是看学生工作体系、规章制度、日常管理,学校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活动和效果,学校的有关资料,以及专家组的实地考察情况。
李志宏解读:★学风可以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自习、毕业论文(设计)、考风考纪等环节体现出来;★客观分析考试违纪处理情况。
6.1.3校园文化活动
基本要求: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指导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搭建了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措施具体,学生参与面广泛,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评价较好。
评估中心解读:校园文化活动涵盖课外科技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学校要有激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活动平台和具体措施,学生科技活动要有组织保障.有计划、有场地和经费保障;分析学生参与面时,应以较长时间、系统地参加其中一项或几项的人数计入,这一人数约占当年学生总数的40%左右时,可视为学生参与面较广。课外文体活动:指学校在课外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组织的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是科技活动和文体活动的重要载体,专家要了解各种学生社团组织是否活跃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所起的作用。
专家解读:学校要注意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第二课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搭建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平台,鼓励开展与学科专业联系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扩展学生专业知识为目标。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人数是指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拓宽专业知识为目的的各项科技活动的参加人数。统计时,应以较长时间、系统地参加的人数计入,这个人数占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可认为“人数多”。有一定数量反映效果的研究论文、科技成果、竞赛获奖证书、先进事迹报告等,可认为“效果好”。
重视开展富有时代特点、体现学校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活跃校园文化。参加课外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的人数是指以提高综合素质和拓宽专业知识为目的的各项文体活动的参加人数。统计时,应以较长时间、系统地参加的人数计入,这个人数占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可认为“人数多”。有一定数量反映效果的研究论文、文艺作品、展演展出、竞赛获奖证书、先进事迹报告等,可认为“效果好”。
李志宏解读:第二课堂的内容是否丰富多彩,学生参与面是否广泛也是学风的体现。
6.2指导与服务
主要观测点:组织保障;学生服务
6.2.1组织保障
基本要求:每个班级配有兼职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持不低于1:500;按师生比不低于1:5000的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且不少于2名,并设置了相关机构;
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机制。
评估中心解读:组织保障主要考察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建设情况、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是否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是否制订了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措施,效果如何。
专家解读:学校有专门的学生工作队伍和机构,职责明确,能有效开展工作;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和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和机制;多方位、多层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如学习、生活、活动、竞赛、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心理、就业、考研等,大多数教师积极参与,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体现“育人为本”、“学生为本”,效果显著。
李志宏解读:★足额配备班主任和辅导员是基本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6.2.2学生服务
基本要求:开展了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学生比较满意;
有跟踪调查毕业生发展情况的制度。
评估中心解读:学生服务主要考察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咨询、特困生资助等服务机构与服务质量,了解学生的满意程度。学校要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
专家解读:牢固树立“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在有关机构的组建基础上,切实开展服务学生、关爱学生活动,如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服务学生求知求学,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有专门机构负责跟踪调查毕业生发展情况,并根据调研情况调适服务方向与服务措施,培养服务能力。
李志宏解读:优质的指导和服务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思想,也可以弥补生源质量的不足。
二级指标:学风建设;指导与服务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为了体现人本教育理念,考虑到新建本科高校的生源特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突出了学风建设,强化了对学生的服务与指导。
6.1学风建设
主要观测点:政策与措施;学习氛围;校园文化活动
6.1.1政策与措施
基本要求: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活动。
评估中心解读:学校要有加强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规章制度与具体措施,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有组织保证和经费支持。行之有效是指通过审阅材料和实地考察,证明多数学生学习主动,勤奋进取。
专家解读:学校要制定政策、采取措施规范学生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生活,树立良好的学风。学生要以学为主,勤奋刻苦。学校要大力开展学风建设活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李志宏解读: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如何调动的?这是检验政策与措施的主要依据。(注:李志宏,教育部评估专家、原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
6.1.2学习氛围
基本要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主动、奋发向上,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考纪良好。
评估中心解读: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措施,提供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感染,熏陶,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勤奋学习,诚实守信,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专家解读:学习氛围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习氛围是一种无形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学校的学习氛围主要体现在:(1)校园氛围。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2)学生管理。完整的管理体系,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日常管理;(3)教育载体。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课外实践等;(4)形象表现。氛围的营造可以是对校园文化建设效果的直观感受,也可以是从考察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和良好的考风考纪中体现出来。
判断是否达到“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考纪良好”的标准是看学生工作体系、规章制度、日常管理,学校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活动和效果,学校的有关资料,以及专家组的实地考察情况。
李志宏解读:★学风可以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自习、毕业论文(设计)、考风考纪等环节体现出来;★客观分析考试违纪处理情况。
6.1.3校园文化活动
基本要求: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指导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搭建了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措施具体,学生参与面广泛,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评价较好。
评估中心解读:校园文化活动涵盖课外科技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学校要有激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活动平台和具体措施,学生科技活动要有组织保障.有计划、有场地和经费保障;分析学生参与面时,应以较长时间、系统地参加其中一项或几项的人数计入,这一人数约占当年学生总数的40%左右时,可视为学生参与面较广。课外文体活动:指学校在课外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组织的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是科技活动和文体活动的重要载体,专家要了解各种学生社团组织是否活跃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所起的作用。
专家解读:学校要注意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第二课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搭建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平台,鼓励开展与学科专业联系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扩展学生专业知识为目标。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人数是指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拓宽专业知识为目的的各项科技活动的参加人数。统计时,应以较长时间、系统地参加的人数计入,这个人数占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可认为“人数多”。有一定数量反映效果的研究论文、科技成果、竞赛获奖证书、先进事迹报告等,可认为“效果好”。
重视开展富有时代特点、体现学校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活跃校园文化。参加课外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的人数是指以提高综合素质和拓宽专业知识为目的的各项文体活动的参加人数。统计时,应以较长时间、系统地参加的人数计入,这个人数占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可认为“人数多”。有一定数量反映效果的研究论文、文艺作品、展演展出、竞赛获奖证书、先进事迹报告等,可认为“效果好”。
李志宏解读:第二课堂的内容是否丰富多彩,学生参与面是否广泛也是学风的体现。
6.2指导与服务
主要观测点:组织保障;学生服务
6.2.1组织保障
基本要求:每个班级配有兼职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持不低于1:500;按师生比不低于1:5000的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且不少于2名,并设置了相关机构;
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机制。
评估中心解读:组织保障主要考察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建设情况、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是否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是否制订了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措施,效果如何。
专家解读:学校有专门的学生工作队伍和机构,职责明确,能有效开展工作;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和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和机制;多方位、多层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如学习、生活、活动、竞赛、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心理、就业、考研等,大多数教师积极参与,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体现“育人为本”、“学生为本”,效果显著。
李志宏解读:★足额配备班主任和辅导员是基本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6.2.2学生服务
基本要求:开展了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学生比较满意;
有跟踪调查毕业生发展情况的制度。
评估中心解读:学生服务主要考察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咨询、特困生资助等服务机构与服务质量,了解学生的满意程度。学校要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
专家解读:牢固树立“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在有关机构的组建基础上,切实开展服务学生、关爱学生活动,如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服务学生求知求学,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有专门机构负责跟踪调查毕业生发展情况,并根据调研情况调适服务方向与服务措施,培养服务能力。
李志宏解读:优质的指导和服务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思想,也可以弥补生源质量的不足。
- 上一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解读(七)2022-04-20 15:54:50
- 下一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解读(九)2022-04-20 15: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