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共青团皖工 > 思想引领

秦宜智、徐晓同志在网上共青团建设暨 “青年之声” 运行两周年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7-04-28 17:39:32  2187

  在网上共青团建设暨 “青年之声” 运行两周年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7 年 4 月 28 日下午)

  今天是 “青年之声” 运行两周年。 在这次会议之前, 团中央刚刚召开了常委会, 审议通过了 《 网上共青团建设总体方案》。 紧接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目的就是要趁热打铁, 按照方案部署推动网上共青团工作尽快落到实处。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 认真落实团十七届六中全会和 “青年之声”建设 “四个融合” 工作现场推进会部署, 以 “青年之声”运行两周年为新起点, 以落实 《网上共青团建设总体方案》为统揽, 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 理顺工作思路, 细化实现路径,推动网上共青团建设在全团更加有序有力展开, 通过网络走好群众路线, 促进团的工作理念、 工作方式、 动员模式、 运行机制全面创新升级。

  刚才, 通报表扬了两年来在 “青年之声” 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团组织、 服务联盟、 团干部和专家典型, 以及在青年中影响较大的活动典型。 刘艳芳、 丁鹏、 林峰、 张琳 4 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 他们结合自身实际谈了工作中的思考和探索,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两年来, 全团以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导, 紧紧抓住共青团改革的重大契机, 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探索创新团的组织和工作,积极打造 “团网” 深度融合、 “团青” 充分互动的 “共青团+互联网” 工作新格局。我们着眼于完善网络组织体系和服务功能, 持续推动 “青年之声” 平台升级发展。 始终坚持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为支撑, 通过 “众筹” “共享” 等资源动员方式, 面向广大青少年零距离联系、 交互式沟通、 大数据运营, 在推动联系服务引导工作直达青年的同时, 也实现了自身的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全团共建立涵盖省市县、 机关高校企业的网络终端近 6000 个, 各级 “青年之声”累计访问量 105 亿人次, 接受咨询、 求助和问题反映 2200 多万条, 有效回复 1000 多万条。 同时, 还积极推动网上联系青年和基层组织实体化服务青年的有机结合, 初步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服务模式, 共建立线下服务联盟 1. 3 万个, 吸纳各领域专家 205 万名, 开展线下服务活动 22. 6 万余场, 覆盖青年 7000 多万人次。

  在建设过程中, 各地各领域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探索, 进一步延展了工作手臂、 做实了联系服务引导青年的成效。比如高校系统发挥自身组织体系完备、 服务力量强大、 工作载体丰富的优势, 专门召开全国高校 “青年之声” 工作会议, 广泛建立了校、 院两级的网格化工作队伍, 实现了与校内各类团学活动的有机结合。 国企系统把提升职业技能、 促进社会交流作为“青年之声” 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 引导青年职工在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总体目标下, 更好地实现了与企业、 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整合专业化服务资源方面, 各级团组织都把活跃在各领域青年群体中的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工作伙伴, 目前全团一半左右的专家都来自于青年社会组织, 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专业化力量。 总体来看, 这项工作的态势是喜人的, 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 刚才通报表扬的 “青年之声” 建设工作中五个类别的典型,就是对大家前期工作的充分认可。 希望大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把这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我们着眼于提高团的组织建设信息化水平, 探索推进 “智慧团建” 工作。 在 “青年之声” 实现对青年密切联系的基础上,以 “全团有网站、 各级有门户、 团员有户口、 支部有阵地、 干部有窗口、 活动有舞台” 为目标, 以信息动态采集、 基础团务网上管理、 工作部署网上推进、 团干部网上教育管理等功能为重点,积极建设面向所有团员、 团干部和各级团组织的 “智慧团建”系统, 努力实现对各级团组织和全体团员的网络化组织覆盖和工作动员。 目前已经完成系统一期的基本功能开发, 正在接受更大数据规模的压力测试和安全评估, 近期将选择部分团组织进行试点。

  我们着眼于当好清朗网络空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网络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一方面, 以打造网络阵地和网络产品为重点, 不断扩大网上正面影响力。 全团共建成共青团系统微博 7. 2 万个、 微信公众号 2. 1 万个, 团中央微博位居全国政务微博影响力排行榜首位, 中青网、 未来网分别进入国内网站排名前 10 位和前 33 位; 推出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青年网络公开课等 10 大产品体系, 浏览量超过 20 亿人次。另一方面, 积极壮大网上思想引导主体力量, 主动发出青年好声音。 广泛动员团员青年参与清朗网络空间, 对网上错误言论及时发声批驳, 坚决捍卫信仰、 捍卫主权、 捍卫历史、 捍卫英雄。 推出的网络正面议题阅读量超过 80 亿人次, 在互联网空间弘扬了清风正气、 唱响了主旋律。这些成绩的取得, 离不开各级团组织的精心谋划和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参与, 离不开各级专职、 挂职、 兼职团干部的辛勤付出, 离不开社会各界特别是直接联系服务青年的各领域专业人士的大力支持。 在这里, 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奋战在直接联系服务引导工作第一线的青年工作者们表示亲切的问候!网上共青团建设启动以来, 给团的工作和建设带来一系列积极转变, 形象地说, 就是 “给共青团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第一个变化是联系青年的手段更加丰富多样。 比如 “1+100” 工作, 在传统工作环境下, 我们很难对这么多青年进行常态化联系, 但是通过网络去做工作, 这样的目标就完全可以实现。 第二个变化是工作的载体更加灵活、 更接地气。 比如用互联网思维开展思想引导工作, 就可以跳出一对一、 面对面做工作的局限, 把更多的内容具象为一个个符合青年认知特点的网络产品, 直接呈现到更多青年的眼前。 第三个变化是工作渠道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有了网络这个即时通讯平台, 无论是做动员还是找资源,只要方法对路, 就不止是做到总书记说的 “一呼百应”, 做到一呼千应、 一呼万应也是可能的。 这些变化充分说明: 网上共青团建设是一项从根本上对团的工作与建设进行升级改造的基础工程, 是一场旨在切实提升广大团干部青年群众工作能力的系统工程, 是一次覆盖全团、 牵动各方、 影响全程的创新工程。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虽然前期工作有了一些成绩,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 在思想认识方面, 部分同志的思维和理念还不适应网络化的工作要求, 运用网络开展青年群众工作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在机制建设方面, 网上青年工作的现实需求与行政化、 层级化的工作体制之间还存在着明显冲突, 创新工作机制的改革举措亟待深化。 在工作融合方面, 团内原有的工作和载体还没有真正加载到网上共青团工作的链条之中,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程度还不够深入。 在推动落实方面, 共青团改革的信号和成效在基层的呈现还不明显, 督促改革举措落地落实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这些现象归结起来, 体现的是我们对中央精神的落实还不到位, 还没有真正在解决脱离青年这个问题上实现质的突破, 需要我们对照中央要求进一步校准方向、 明晰重点、 加强统筹, 深入谋划和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 把这项工作对共青团改革发展的牵动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下面, 围绕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 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特别是关于网上青

  年工作的重要指示, 准确把握网上共青团建设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出发, 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青年工作新思想新观点, 为共青团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 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在这些重要的思想和观点当中, 始终贯穿着互联网这条红线。 自 2013 年 6 月 20 日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以来, 先后 9 次就共青团开展网上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总书记这些重要指示主要讲了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要深刻认识网络工作的重要性, 自觉把网络工作作为破解脱离青年难题的重要突破口。 二是共青团要积极开展网上舆论工作,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网络空间传播青春正能量。 三是要充分运用网络推进共青团组织与工作的改革创新。 这是对共青团做好网上青年工作的核心要求, 也是在新形势下深化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的根本遵循。第一, 要从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高度把握网上共青团建设的重大意义。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承担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这一重要的政治责任。 如果失去了与青年之间的密切联系, 团组织就会被社会、 被青年边缘化, 甚至丧失组织存在的价值。 当前, 党对共青团提出了强 “三性”、 去 “四化” 的改革要求, 目标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共青团脱离青年的问题, 而网上共青团建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招。 比如我们通过 “青年之声” 回应青年诉求、 服务青年成长,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积累百亿量级的网络数据, 实现了与青年之间千万人次的线上互动。 比如我们开展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传播了青春正能量, 打造了在网上对青年开展正面思想引导的 “精神高地”, 刷新了共青团在青年网络世界中的存在感, 团组织和团干部也被广大青年亲切地称之为 “团团”。 这些事实充分证明, 网上共青团建设是密切团青关系的一剂良药, 是推动共青团更好履行政治责任的重要工作抓手, 必须坚定不移、 一如既往地抓下去。第二, 要从青年与互联网特殊关系的角度把握网上共青团建设的内在要求。 群众在哪里, 群众工作就要做到哪里, 这是做好群众工作最为朴素的道理。 当代青年生来就是互联网空间的 “土著居民”, 大部分生活在现实社会和网上社会的复合社会中。 开展网上共青团建设, 就是要着眼破解工作中 “找不到团员青年”的困境, 推动广大团干部通过网络化媒介常态化联系和组织团员青年, 成为团员青年身边 “24 小时不下线” 的成长伙伴; 就是要在积极推进建网、 用网、 占网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团组织与团员青年之间的黏性, 为共青团培养越来越多的铁杆 “粉丝”; 就是要推动全团自觉以 “眼睛向下” 的群众工作思维来设计开展工作, 通过落实在网上直接联系、 直接服务、 直接引导青年的一系列工作制度, 重建团组织与广大青年之间的密切联系。 这是对网上共青团建设最本质的要求, 也是新形势下开展共青团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第三, 要从自觉运用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把握网上共青团建设的基本规律。 互联网的意义, 不仅是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互联网思维。 对共青团来讲, 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工作, 就应该自觉遵循互联网开放性、 平等性、 互动性、 即时性的特点, 秉持融合、 平等、 分享、 协作的理念, 充分运用移动互联、 云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确保共青团工作适应互联网时代新的要求。 就应该自觉贯彻用户至上的核心理念, 充分尊重青年主体地位, 按照 “青年便于参与、 青年乐于参与” 的原则, 将青年参与贯穿于网上共青团体系设计、 平台建设、 活动开展、 工作评估的全过程, 注重依托网上共青团建设推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落实到青年身上, 积极探索共青团在网上走群众路线的有效形式。 就应该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技术迭代快、 网络产品更新应用周期短的特点, 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按照紧跟技术前沿、 引领青年时尚、 便利工作开展、 确保网络安全的原则, 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 充分发挥网上共青团建设作为共青团改革突破口的积极作用。第四, 要从全面落实总书记要求的角度把握网上共青团建设的整体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概括起来就是四条具体要求: 亮出旗帜, 发出声音, 网上有组织, 网上能活动。 围绕这些要求探索形成的共青团工作有机聚合体, 就是网上共青团建设的整体格局。 落实 “亮出旗帜、 发出声音” 的要求, 就是要建设共青团开展网上思想引导和网络舆论斗争的 “内容供给平台”,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织全团统一行动, 形成面向青年、 团员、 社会等方面内容的有效集成和发布。 落实 “网上有组织” 的要求,就是要建设以 “智慧团建” 为标志的 “网上组织体系”, 探索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直接面向团组织、 团干部和团员开展工作, 实现团的组织体系在互联网上的整体性呈现。 落实 “网上能活动”的要求, 就是要建设以 “青年之声” 平台为主体的 “网上活动支柱”, 以青年需求为导向, 依托线上线下资源设计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项目, 为广大青年提供扁平化、 个性化的服务。

  二、 着眼于更好地联系服务引导青年, 扎实推动网上共青团建设向纵深发展在新形势下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 就是要以 “共青团工作与互联网全面融合、 ‘青年之声爷 与 ‘青年之家”全面融合、 团内团外全面融合、 机关和基层全面融合” 为主攻, 以“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建设、 “智慧团建” 系统建设、 共青团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支撑, 着力提升共青团直接联系服务引导青年能力, 着力发挥共青团在清朗网络空间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着力提高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科学化水平。 按照这一总体思路, 一步要着重抓好以下 4 个方面工作。1. 把握好政治属性, 始终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政治性是共青团第一位的属性, 建设网上共青团必须把团组织的根本任务、 政治责任、 工作主线严格地落实到各项工作和活动中, 紧紧围绕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主业, 通过网络手段更好地实现对青年的联系, 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地听党话、 跟党走。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 一方面, 当前网络工作的环境是复杂的、 敏感的, 存在着很多未知和挑战; 另一方面, 我们对互联网运行规律还不够熟悉、 经验还不够充分, 容易走弯路。 有效应对这些情况, 关键是要自觉坚持和加强党对网上青年工作的领导, 切实增强 “四个意识”, 加强请示汇报, 服从统一指挥, 在网络上充分体现出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的特质, 坚持不懈地做实做强网上正面宣传, 坚定不移地做好为党争取青年人心的工作, 切实把团的政治属性有效延伸到网络空间。 此外, 还要主动地从维护政治安全的角度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积极为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出谋划策。2. 把握好工作融合, 切实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四个融合” 不仅是对 “青年之声” 的要求, 也是网上共青团建设的主攻方向。全团要深入落实 “四个融合”, 推动传统工作在思路、内容、 方式和习惯等方面实现更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积极变革。 加强 “青年之声” 的工作融合, 要着眼推动全团各层级各领域工作项目和资源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迭代升级, 在 “青年之声” 网络生态圈的支持下融合发展; 要探索和落实项目化工作模式, 促进实现力量聚焦、 资源聚焦、 活动聚焦、 品牌聚焦; 要推进 “青年之声” 特色工作协同推进机制试点, 努力为全团提供可借鉴、 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加强 “智慧团建” 的工作融合,要着眼提高团的工作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 逐步实现团内基本信息动态采集、 基础团务网上管理、 工作部署网上推进、 服务团员网上开展。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融合, 要着眼提高动员力和影响力, 探索通过网络手段实现对广大青年的扁平化组织动员,引导他们在网络空间更好地发挥作用。 要注意避免出现两种倾向。 一种是 “一张皮” 式的融合, 表现在把工作内容简单搬到网上, 披了一件网络化“外衣”, 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 另一种是 “一股脑” 式的融合, 表现在过度强调线上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了线下工作的协同、 配合和支撑作用。3. 把握好服务能力, 有效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力。 我们以前担心找不到青年, 现在通过网络化手段找到了, 但是如果缺少足够的服务能力, 就有可能得而复失。 两年来, 各级团组织贯彻“众筹” “共享” 的理念, 在整合内外资源、 优化对接流程、 加强产品供给等方面有了初步积累, 服务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比如 “ 众” 而不“筹” 的现象, 有的地方团组织开展工作, 摊子铺得很大, 人员列了不少, 但没有把这些资源与工作进行对接, 只满足于数量的堆砌, 缺乏实质性的整合。 比如 “共” 而不 “享” 的问题, 有些工作表面上看似实现了协调联动, 实施起来仍然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 天天一起开会却不知道对方在干什么。 互联网是一面诚实的镜子, 如果在服务能力上弄虚作假, 青年就会自动行使 “用脚投票” 的权利。 希望大家以青年需求为导向, 进一步找准各方互惠共赢的工作结合点和操作路径, 扎扎实实推进服务能力建设, 为青年提供越来越多的获得感。4. 把握好组织体系, 认真落实 “六有” 建设标准。 网上共青团建设并不是要另起炉灶, 而是要依托共青团组织实体来建设网上共青团的组织体系, 努力把线下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线上的工作优势。 对照 “六有” 的建设标准, 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工作基础, 还需要结合实际作进一步的调整完善。 比如 “ 全团有网站”, 影响比较大的是中青网、 未来网、 中青在线等, 但是要形成一个全团意义上的形象鲜明的网上组织窗口, 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 比如 “各级有门户”, 当前正面临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类似的问题, 表现在各级团组织的网站多数门庭冷落、 活跃度不够, 但是从全团角度看, 如果通过网络把这些分散的资源统筹起来集中呈现, 就有可能打造出新时期共青团直接联系服务引导青年的 “超级门户”。 落实 “六有” 建设标准, 要注意把团组织和团员活动起来、 活跃起来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 努力增强团组织的联系、 引导、 动员、 服务功能。 要着眼于把网上共青团建设成为 “活” 的组织体系, 防止变成 “死” 的数据库, 防止层层都忙于向上级报数据, 搞成形式主义。 要坚持眼睛向下、 面向基层, 推动各级团组织都为基层团组织服务, 帮助和促进基层组织在网上活动起来、 活跃起来, 进而带动全团在网上的活跃。

  三、 认真落实网上共青团建设的总体要求, 积极推动各项工作统筹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推进改革要树立系统思想, 注重改革任务的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和领域实现改革举措系统集成, 使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向中心目标靠拢, 不断提高改革精准化、 精细化水平。 网上共青团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体系, 在集中力量抓好三个子系统工作的同时, 还要积极推进 “志愿中国” 信息系统建设、 青年评价网络体系建设、 团的领导机关内部信息化办公系统建设等, 统筹推进网上青联、 学联、 少先队工作, 根据时代发展和青年变化, 不断丰富和拓展网上共青团建设的内容、 形式和业态。 完成好这些任务, 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发挥综合统筹的作用, 具体做好 4 个方面的工作。1. 统筹机制建设, 加强统一领导。 在前不久召开的 “青年之声” 建设 “四个融合” 工作现场推进会上, 团中央对完善网上共青团领导机制工作进行了部署。 各地要抓紧落实, 尽快形成统一领导、 整体谋划、 协调推进的合力。 要注重把握好三方面工作要求。 一是积极借鉴改革经验。 在团中央改革实践中, 我们探索实施了扁平化、 项目化工作机制, 建立了 “机关部门+直属单位” 工作共同体。 各地要积极借鉴这些经验, 努力实现对工作的扁平化、 项目化推进, 实现对各方力量特别是外围力量的有效调动。 二是自觉转变工作理念。 在推进领导机制建设过程中, 要以联系服务引导青年的实际效果为导向, 对传统的工作思路、 方式和习惯进行大胆变革, 推进实现用网、 占网、 建网工作的内在融合、 协同发力。 三是大力改进工作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的精神状态问题专门强调, 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改革大局, 自觉服从改革大局、 服务改革大局, 勇于自我革命, 敢于直面问题。 网上共青团建设是全团的 “一把手” 工程, 各级团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增强担当意识, 坚持靠前指挥、 一线指导, 身体力行地带动全体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2. 统筹技术保障, 促进横向融合。 技术上的互联互通是全方面整合的基础保障。 从网上共青团建设实践效果来看, 团中央统一建设、 各级共同使用, 这一路径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 目前三大子系统的运行, 基本上都实现了技术支撑的纵向连通, 下一步要通过技术开发与对接, 继续加强各子系统之间的横向连通, 以技术融合促进工作融合, 推动全团范围内的既有网络平台实现人员、 资源、 信息、 项目等方面的互通互融、 共用共享。 要统一技术平台, 涉及核心数据和关键领域的平台建设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负责采购、 管理和维护, 供其他单位和各级团组织使用。 要统一技术保障, 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牵头组建一支技术保障队伍, 直接面向各方提供支持。 要统一数据资源, 工作运行中形成的各类数据信息由团中央办公厅牵头管理使用, 统筹全团力量开展研究和分析。3. 统筹考核体系, 探索科学评价。 网上共青团建设已经被列入今年的全团重点考核项目。 在前期工作中, 三个子系统都分别建立了考核指标体系, 下一步要在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横向集成、 各层级之间的纵向贯穿, 以及探索面向全团的第三方科学评价机制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特别是要探索更多基于网络内生数据开展工作考核的科学路径, 通过督促落实统一的工作设计, 来实现统一的信号传导, 进而带动全团上下目标一致、 精准发力。4. 统筹资源使用, 形成整体合力。 网上共青团建设不是某个层级、 某个部门的专属工作, 需要统筹各方面力量分工配合、共同参与。 要注重发挥共青团的公信力优势, 依托互联网众筹资源, 放大网上共青团建设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要注重借助互联网企业等市场力量和青年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 在技术开发、 产品创作、 渠道信息、 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 共赢发展。 要注重推动资源共享, 以我为主、 多方协作, 把各个子系统、 各级团组织对应的项目资金和工作资源统筹起来, 实现团内的大分工、 大配合、 大协作, 使有限的工作资源严格依据工作需求在全团范围内精准配置, 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浪费。同志们, 2017 年是共青团的改革攻坚之年, 网上共青团建设就是当前全团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的一块硬骨头, 如果这项工作能够有所突破, 结合直接联系青年各项制度的落实, 广大团员青年就会直接感受到共青团改革的变化与效果, 团组织脱离青年的问题就会不断得到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改革时说过, 改革就是一场革命, 越是任务重、 困难大, 越要知难而进、 迎难而上。 我相信, 只要我们坚持虚功实做、 难事长做, 就一定能把网上共青团这篇大文章做好。再过几天就是建团 95 周年的日子, 回顾团的发展历程, 始终贯穿的一条鲜明主线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 不忘初心跟党走。这是团最本质的属性, 也是团的光荣传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团的事业向前发展, 就是要不忘初心, 保持定力, 全力以赴、 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部署的改革要求。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深入学习领会、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 大力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 锐意进取、 扎实工作, 不断提升共青团工作和组织的信息化水平, 以共青团改革创新的优异成绩,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QQ公众号

Baidu
map